逾七成百億級私募2022年遭虧損 今年有望獲取正收益
摘要: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92754只,資金管理規模5.56萬億元;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31550只,資金管理規模10.94萬億元;存續創業投資基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92754只,資金管理規模5.56萬億元;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31550只,資金管理規模10.94萬億元;存續創業投資基金19354只,資金管理規模2.83萬億元,均呈現穩步增長。
但這背后,是眾多私募基金經歷不平靜的一年。
逾70%百億規模的私募虧損、百億規模私募頻繁發布道歉與投資失誤反思公開信,PE基金普遍遭遇募資難,預示著2022年眾多私募基金的發展征途依然波折不斷。
私募排排網發布去年百億規模私募業績榜單顯示,截至2022年底,在有業績展示的92家私募管理人里,其去年平均收益為-7.16%,取得正收益的百億級私募占比僅有26%。逾七成百億級私募去年投資虧損,其中包括多家曾獲得業績冠軍的私募機構。
“其實,不少私募基金在創造極高業績同時,其持倉也隱藏著較高的投資風險。隨著去年A股板塊輪動加快與行業周期性波動加大,很多一度業績出色的私募基金都遭遇重倉股大幅回調,導致業績大回撤?!币晃话賰|級量化私募基金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令越來越多高凈值投資者開始汲取教訓——不再追捧業績大起大落的私募基金,轉而買入凈值波動較低但收益穩健的市場中性型私募基金以獲取相對可觀的復利回報。
記者了解到,相比私募證券基金業績大幅波動,去年私募股權基金的日子也不好過。一面是股市波動加大導致他們的項目IPO回報率回調,一面是經濟增速放緩令高凈值投資者投資意愿下降,導致他們普遍遭遇募資難。
這促使越來越多私募股權基金與創投基金紛紛向地方政府引導基金、保險信托等機構投資者伸出募資橄欖枝。
數據顯示,去年政府引導基金、政府投融資平臺等政府類LP共計向1824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出資,累計出資額逾3萬億元,投資活躍度躍居各類LP(出資人)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防疫措施優化令宏觀經濟回升,正持續提振國內高凈值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帶動各類私募基金募資趨于回暖。
上述百億級量化私募基金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近期不少高凈值投資者開始主動詢問是否新發基金產品,以及績優私募基金的打開申購時間,這預示著更多增量資金開始回流私募市場,正給私募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水”。
道歉和投資失誤反思,儼然成為去年私募市場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2022年,多家百億級私募基金紛紛發布公開信為業績下滑道歉與反思投資失誤。
究其原因,一是私募基金資產配置出現差錯,導致業績超預期回調,二是去年A股指數普遍回落,拖累眾多私募證券基金業績“被動”下跌,比如去年上證指數、深證成指與滬深300指數分別下跌15.1%、25.8%與21.63%。
“事實上,眾多私募基金的投資策略具有周期性,即當他們重倉的股票處于行業上升周期,其股價大漲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反之則大幅虧損。所以去年很多私募基金重倉股票陷入周期性下滑狀況,觸發業績大幅下滑?!币晃还善倍囝^型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分析說。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去年私募證券基金平均收益為-8.03%,量化私募似乎相對抗跌——以28家百億級量化私募為例,去年他們平均收益為-1.33%,其中11家百億級量化私募取得正收益,占比40%。
多位量化私募基金人士向記者直言,這主要得益于股票增強型量化私募產品業績跑贏行業平均水準,究其原因,一是量化模型對市場波動的預測性較好與精細化運營能力較強,另一方面不排除存在某些量化投資策略通過加大風格暴露以博取更高回報。
“但是,去年我們也遇到很多艱難時刻?!币晃涣炕侥蓟鸾浝硐蛴浾咛寡?,在去年四季度股市成交量與走勢低迷期間,他們的量化策略連續數周沒能賺錢,這在以往數年是很難想象的。因為他們的量化策略主要是針對市場錯誤定價采取高頻量價套利操作,最低年化收益率也能達到10%,且幾乎每月都能有正回報。
記者獲悉,針對股市波動加大與風格快速切換導致量化私募產品博取超額回報難度加大,越來越多量化私募基金開始發行市場中性策略產品,給高凈值投資者創造相對穩健的復利回報。
上海蒙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驤指出,市場中性策略量化產品開始“走俏”,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是當前期貨基差處于歷史低位,期貨對沖的成本相對較低,令市場中性產品具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二是經歷2022年以來股市波動加大,越來越多高凈值投資者日益重視超額收益可持續性,紛紛考慮加大穩健型私募產品的配置。而市場中性型產品的特點,就是大幅弱化股市波動帶來的沖擊,獲取相對穩健的回報。
一位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運營總監向記者透露,目前不同類型資本對市場中性策略私募產品的配置訴求截然不同——機構投資者對這類產品的收益預期約在年化6%-10%,但產品凈值波動幅度在2-3個百分點以內;高凈值投資者則希望通過配置這類產品分散投資風險。但隨著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越來越多高凈值投資者也開始加倉股票多頭型私募產品,爭取在2023年創造可觀回報。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好轉與資本流入,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的總體回報率約為16%,今年上述兩大指數的每股盈利增幅則分別達到8%與13%。
?。ㄗ髡撸宏愔?編輯:曾芳)
私募基金,高凈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