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證券推遲打新是何緣由?發行價對應市盈率較高問題待解
摘要: 11月21日訊(記者劉超鳳)首創證券將網上網下打新推遲至12月13日,推遲約三周,主要系發行價市盈率高于行業平均市盈率。首創證券與保薦機構國信證券協商確定首次公開發行價格為7.07元,
11月21日訊(記者 劉超鳳)【首創證券(601136)、股吧】將網上網下打新推遲至12月13日,推遲約三周,主要系發行價市盈率高于行業平均市盈率。
首創證券與保薦機構國信證券協商確定首次公開發行價格為7.07元,對應市盈率為22.98倍,高于行業近一個月的平均值(13.86倍)。首創證券表示,根據有關規定,發行人和保薦機構須進行三周的風險披露,才可安排申購。
近來,上市或融資成為很多券商的重要任務。滬上某券商人士表示,“券業集中度越來越明顯,大券商或上市券商近幾年抓住機遇融資,擴充自身資本金,大大提升了抗風險能力和業務潛力,中小券商的發展空間越來越狹窄。一些非上市券商希望通過上市補齊這塊短板。上市也是融資的主要途徑?!?/p>
首創證券也面臨類似問題,并在公告中提到,“公司資本規模偏小問題較為突出,公司亟需通過本次發行上市彌補凈資本規模不足的劣勢?!?/p>
首創證券延遲打新時間
首創證券推遲了路演和打新時間。首創證券11月21日發布公告稱,原定于本周一舉行的網上路演推遲至2022年12月12日,原定于本周二進行的網上、網下申購將推遲至2022年12月13日。
首創證券IPO打新推遲,主要系發行價對應市盈率高于行業平均市盈率。根據公告,首創證券與保薦機構國信證券協商確定首次公開發行價格為7.07元,網下發行不再進行累計投標詢價。本次發行價對應的2021年攤薄后市盈率為22.98倍,高于中證指數發布的證券行業最近一個月的平均靜態市盈率(13.86倍)。
針對市盈率高的情況,根據《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在網上申購前三周內連續發布風險公告,且每周至少發布一次。因此,網上網下打新時間進一步延遲。
同日,首創證券發布了第一次風險公告,提示可能存在未來發行人估值水平向行業平均市盈率回歸,股價下跌給新股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首創證券還對比了七家券商,包括第一創業、紅塔證券、南京證券、國聯證券、財達證券、中原證券、華林證券,這七家券商2021年靜態市盈率在23.76倍至37.01倍之間,平均值為39.82倍。
首創證券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27333.38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為10%,成功發行后,首創證券總股本增至27.33億股。啟動回撥機制前,網下、網上初始發行數量分別占比70%、30%。
資管業務是首創證券的優勢業務
首創證券11月11日獲證監會IPO批文,并火速開啟上市事宜,將成為證券行業第42只A股上市券商。
根據公告,首創證券的控股股東為首創集團,持有其63.08%的股權。其他股東包括京投公司、京能集團、城市動力、安鵬投資。首創集團、京投公司、京能集團均為北京國資委控制的主體,新發股份后,三家股東累計持股降至82.39%,其中首創集團的持股比例將降至56.77%。
2019年至2021年度自營業務是首創證券的主要創收來源,去年投資類業務高達10.58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高達50.08%。今年市場行情不佳,投資類收入上半年僅有1.85億元。
業務結構上,資產管理類業務、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簡稱“財富業務”)相對穩定、平衡,過去三年的營收占比在20%上下。今年上半年,首創證券的資管業務增長較為明顯,資管規模突破千億,資管收入高達3.19億元,占比達42%,全年規模和收入均有望創新高;財富業務上半年收入22.17億元,占比達29%。
中國證券公司數量眾多,各項業務競爭十分激烈,行業競爭格局呈現以下特征:盈利模式相對趨同,業務同質化競爭激烈;分類監管支持差異化發展;外資持股比例放松,有望推動行業轉型升級;資本實力成為行業競爭的關鍵因素。
從行業來看,國內目前有超過100家證券公司,首創證券的總資產、凈資產、營收等排名均在60名上下,2021年凈利潤排名第43位,凈資產收益率排名第26位。資管業務作為首創證券的優勢業務,市場份額的排名居第21位。
上市融資擴充資本金
今年已有東莞證券、信達證券、首創證券先后過會。另有財信證券、渤海證券、華寶證券和開源證券仍在IPO排隊。
“上市是券商融資的主要手段。非上市券商發行股權的流程非常復雜,認購人購買和賣出股權都要監管部門同意,流動性受限;中小非上市券商也很難找到認購方出資,除非是控股券商或謀求未來上市的財務增值,總體而言是比較困難的?!鼻笆鋈瘶I人士表示。
近年來,券商股債融資也是“如火如荼”。據記者統計,今年上半年,券商股權融資規模約為629億元,超過去年全年(579億元)。截至今年9月末,已有8家A股上市券商完成股權再融資,累計規模約為806億元,加上在途的募資計劃,年內股權融資規模有望突破1300億元,并且很有希望超越過去兩年之和。
券商大手筆融資也令業界羨慕不已。中金公司今年9月份公告擬配股270億元,僅次于“券業一哥”中信證券2021年發布的280億配股計劃,超過東方財富158億可轉債。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也成為A股配股募資史上規模超200億元的第四家、第五家上市公司。
擴充資本金是券商業務發展的天然動力,監管部門對此有明文規定。上市后,券商通過股權或債券融資方式,可以進一步做大資本金,發展業務后又可進行融資。反之,非上市券商鮮有融資渠道或融資不暢,業務發展后勁不足,更難以上市或融資,進入惡性循環。
首創證券
